川西民俗 - 传承民俗传统文化!

西部民俗

当前位置: 主页 > 乡村振兴 > 古镇村落 >

蜀道南来第一镇-罗城古镇

时间:2022-11-28 20:2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罗城古镇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景点 罗城古镇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罗城古镇,位于 犍为县 东北部,距乐山市 60公里,距犍为县城25公里。居住着汉、回、彝

罗城古镇  

所属类别 :
景点
 

 

罗城古镇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 60公里,距犍为县城25公里。居住着汉、回、彝、满、藏、黎、苗7个民族。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1628年),老街今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

1982年,澳大利亚人依样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座"中国城",罗城古镇从此名扬海外。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称其为"中国的诺亚方舟";1992年,罗城镇被评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6月,古镇"凉厅街"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罗城古镇 地理位置 四川犍为县东北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 免费 占地面积 30000㎡ 著名景点  三宫五庙、船形街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四川省犍为县
  • 建议游玩时长

    不限

  • 适宜游玩季节

    全年

  • 火车站

    犍为高铁站

  • 高速路口

    蓉丽高速罗城收费站

古镇介绍

景区历史

罗城古镇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成形于清代。罗城古镇由于地处边陲,曾是军事要地,明、清两代均是屯兵制夷(西南少数民族)的"军事铺",故称"罗城铺",镇西的营盘山就是当年的屯兵之地。

1986年船形街被乐山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07年船形街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1月船形街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街"。

2018年1月,罗城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建筑特色

古镇街景古镇街景马赛克式的楼房遮挡住了罗城的老街,记载中到处铺着青石板的街道早已成了水泥路。凉厅街是罗城旧时代的中心,它被当地人叫做"船形街",长度为 209米,最宽处 9.5米,看上去完全像一条大船或是一把巨大的木梭。被许多人描述为"老四川文化扛鼎之作"。

这条遍体浮动着迟暮之美的老街据说是中国惟一一条船形的街道,"船形街"的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几百年来,罗城人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下喝酒、吃肉、饮茶、听小曲、掏耳朵、抽叶子烟、卖狗皮膏药,享尽了人间红尘的清福。"凉厅子"下原来有一些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老字号店铺,如三元号、丰泰店、亨又亨、四能堂、长清源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服装店、小食店、百货店、日杂店、五金店、理发店、葬品店、旅馆、茶馆、武馆、鞋庄、影楼、歌厅、诊所,其中茶馆的数量最多。

地理环境

罗城 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的罗城镇,距犍为县城25公里,距乐山市60公里。毗邻成渝环线高速公路乐山至宜宾段和国道213线,交通便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镇名来历

罗城古镇罗城古镇罗城镇名的来历有不少传说和趣闻,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明末时,当地一棵大榕树下有两间茅屋,房主姓欧,为附近农民出售或交换耕牛提供场所,称为"调市"。后来,牛市交易不断发展,交换的货物品种扩大到盐、铁、布、米、油等。于是欧姓人又修了几间房子开办客栈、饮店、形成了一个"幺店子"。此后不久,离此地不远的杨家湾的杨姓人认为该地是杨家的地盘,想加入这个市场,但欧姓人不答应,双方争执不下。此后,欧姓人觉得应给这个市场取名,有别于杨家湾。他们根据这些生意人来自东南西北方向,而东南西北古称"四维","四维"合而为"罗"。以招揽四方来客,达到兴旺集市的目的和愿望。而"城"字呢?因明代称农民为"土人"(土著人),集市又是靠他们的辛勤劳动修建而成。综合上述两层意思,故取名"罗城"。

第二种说法是:为纪念唐代名将罗成而得名。据考证,距罗城镇东南两里处确有一座"罗成庙",今尚有遗迹。传说罗成死后,他的后裔逃来四川并定居于此,修建此庙以祭祀祖先。但此种说法有许多疑点:一是罗成生前并未来过四川;二是建庙的罗姓人拿不出自己是罗成后代的凭据;三是罗城镇有记载以来从未出现过纪念罗成的任何活动。

特色食品

古镇是回民聚居地,清真牛肉系列食品的制作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如干巴牛肉、金丝牛肉、灯影牛肉、麻辣牛肉等,久负盛名,做工精细,色、香、味俱全,回味无穷,深受顾客喜爱,远销省内外。此外,古镇的传统名食尚有"三大炮"、"熨斗粑"、"酒米饭"、"叶儿粑"、"羊肉汤"、"咔咔"等,均各具特色,味道悠长。

古镇名气

罗城古镇罗城古镇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罗城古镇已在海内外拥有了较大的知名度。先后有《海登传奇》、《米》、《强盗的女儿》、《四川茶馆》、《真情之继母》等电影、电视剧组来此拍摄,更引发了游人的极大兴趣。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北纬30度中国行》摄制组也来到古镇拍摄。对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已列入了市、县政府的议事日程,正在制定周密的规划和发展目标,落实政策措施,加快建设步伐。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保存完好、独特奇异的罗城古镇将展现于游人面前。

肖斯塔科维奇曾说:"许多事物在我们眼前老去了、消逝了,可是,我想,许多似乎已经时过境迁的事物最后会显得新鲜,强有力和永恒"。如今,生活在四川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已经意识不到在世界面前代表着四川文化的正是古老的船形街,而不是到处气象一新大兴土木的成都。

1983年在广州国际贸易交流会上,四川省西南建筑设计院展出了空中俯拍到的罗城"船形街"图形,结果该图形在投标中被澳大利亚参会方选中,双方于当年四月草签了协议。不久,由日本、泰国、香港等 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组成的澳大利亚"中国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24公里处的洛克斯市,开始投资建设以罗城"船形街"为母本的"中国城",该城占地 9公顷,建筑面积约 3万平方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还对罗城进行了考察。成都南郊的石羊场客运站,每天有数班发往罗城的客车。

主要景点

船型古街

罗城古镇座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主街为船形结构,东西长,南北短,很象一把织布的梭子,所以又有人称它为"云中一把梭"。从高处俯视,又象是一只搁置在山顶上的大船,街面是船底,两边的房屋建筑是船舷,中部的戏楼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好似大船的尾篷,西端的天灯石柱恰似大船的篙竿,灵官庙右侧长22米的过街楼(现存)犹如船舵。如果你登高远望,会看见这只气势宏伟、奇异独特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扬帆启航,因而罗城又赢得了一个美称:"山顶一只船。"它被当地人叫做"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1628年),长度为209米,最宽处9.5米。它又名"凉亭街",是罗城旧时代的中心,街道两侧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罕见长廊,其支撑点是一百多根立在六边体长条石柱上的旧圆木,冬遮雨雪,夏挡烈日,誉为"晴雨市场"。船形街的左侧倚傍着的是高巍巍、莽苍苍的铁山。

关于这只长209米、宽9.5米的大船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明末崇祯年间,有个外地人张秀才来到此地,坐在茶馆里喝茶,看到茶客们一个个唉声叹气,临行时还把茶杯里的水喝得一干二净,便向邻座的一位老人打听原由。老人叹息一声说道:"这镇上缺水呀!"张秀才沉默良久,念出四句口诀:"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众人齐声赞叹,一致推举急公好义的张秀才作造船的领头人。张秀才带领数百名能工巧匠,大兴土木,撤旧屋建新房,不到三年时间,大"船"便修成了,已历经了300余年。毗邻四州八县的人,听说这山顶修了一只大船,纷纷远道而来看稀奇,一时间,人来人往,罗城镇更热闹兴旺了。修建成船形街也表达出罗城文化精英和能工巧匠对水文化的殷切愿景。

三宫五庙

南华宫

光绪五年(公元1879)培修过,结构为二重正殿,戏楼抱厅,毁于大火,现存一对2米多高四川最大的石狮子在原址。

文昌宫: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70年)所建,主要以木雕而出名,清道光、咸丰、同治及民国时期均培修过。两重两廊抱厅,以木雕为主,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增祀关帝,1982年用作粮库。

寿福宫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建。现为居民住房。

禹王庙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建,结构为三重两廊,戏台抱厅,庙宇宏丽,主要以石雕而著名。现为罗城粮站职工宿舍。

川主庙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建。结构为二重砖垣,前有抱厅,中为正殿门,有戏台,现两户人居住,大部分尚存。

灵官庙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建。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民国八年(1919年)均培修过。结构为两重式,前为正殿,后观音,现基本完好。灵官庙供奉灵官菩萨以求雨水,每逢大旱之年,全镇人都汇聚于庙前,由锣鼓、旗幡、金瓜、斧钺、绒伞开道,紧跟着耍水龙,和尚捧着木刻灵官菩萨,边走边念着经文,祷告神灵,显灵显圣,早赐甘霖,保佑一方,镇上家家户户门外摆设香蜡供果,虔诚地向灵官礼拜,向水龙泼水求雨。

肖公庙

清乾隆(公元1736年至1795年)建。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1874年)培修过。结构为两重两楼戏台,现为社区办公用。

星金庙

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70年)修建。结构为两重两廊,民国时期为女子中学,现为居民住宅。

周边遗存

罗城庙

镇东南二里,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及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均培修过,结构为三重殿,门外有两坊,原名为白衣庵,现有遗址。

川主庙

在二龙岩,为明朝全石建筑。曾作为竹山乡政府驻地和大同中学驻地。1996年因迁大同中学而撤毁,现有遗迹。

王家庙

离镇5公里,明朝所建。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至1735年)培修过,原名"云封寺",后因王姓人氏捐资培修而改名到今,现有遗址。

云峰寺

铁山山脚庙宇,俗称"大湾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建。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均培修过。结构为一重两廊,原附设初小学校,现改作村民住宅,现有遗址。

白云寺

在白云山,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59年)所建。祀川主,现为白云小学使用。

崇福寺

镇东六里,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建。培修过,祀大佛。

宝园寺

镇东北五里,明建。因寺内"槐清和尚"(姓但又称但和尚)在寺内进行革命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乐山城,并将此庙放火烧毁。

竹山寺

镇北二十里,明建。清乾隆年间培修过,原设有小学校,后改为竹山乡政府驻地。

长龙寺

在易家湾,明建。祀大佛,已收为长龙小学校使用,现有遗迹。

兴福寺

镇外白鹤林,清雍正七年(公元了1729年)建,结构为三重殿。

银杏寺

在青狮六组彭家山,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至1398年)建。结构为三重两廊,现有遗址。

天成寺

在白鹤乡沙地坳,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至1820年)建。传为明时"天公堂",现无存。

铁山观

在铁山顶上,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至1189年)建。结构为五重十余殿,工程浩大,观内有五殿,完全的石质无木。李永和大本营驻此阁内。1958年撤毁。199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复,1997年经县统战部批准修建砖混结构二重大雄宝殿。

地处古镇南郊,海拔723.9米的山顶,曾有一座建于宋代的"铁山观"。山上古木参天,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炼铁造兵器于铁山,据《元和郡县志·剑南道下》记载:"陵州始建县(今井研县东北)东南七十里有铁山出铁,诸葛亮取为兵器,其铁刚利,堪充贡焉"。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曾挖掘出一块刻有"诸葛武侯炼铁于兹"的石碑。

清朝末年,云南、四川著名农民起义军李永和、蓝朝鼎率大军以铁山为根据地,达数年之久。后被清军攻破,转战失败于县内的龙孔场,李、蓝慷慨捐躯。1908年,同盟会四川省负责人熊克武曾在此秘密制造炸弹,从事推翻清王朝的活动,今遗址尚存。

铁山寺庙古迹众多,据记载,山上有大湾寺、石庙、土地庙、太子庙、观音阁等18座庙宇,每逢庙会,香客远道而来,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由于历史变迁,山上庙宇已无迹可寻。199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群众自愿捐款恢复重建观音阁,重现昔日的风采。

铁山湖

古镇北郊有铁山湖,座落在铁山脚下,全长5.7千米,水库蓄水量为2890万立方米,是乐山第一大水库工程,可灌溉农田54000亩,库区面积2800亩,有效库容1690万立方米,坝高28.05米,。修建于1973年,既能灌溉农田,又解决了全镇人畜饮水的需要。水库湖面呈树枝状,湖中野鸭成群,湖右岸铁山脚下松林中,约有20000余只白鹤前来栖息。湖内已建有数处亭台楼阁,被湖水环抱有十多个岛屿,岛上竹木葱郁,山花遍野,鸟语花香,秀色宜人。果木成林,金秋柑桔鲜红满山,翠竹、绿树垂于湖中。湖区常年云雾缭绕,景色秀丽迷人,泛舟湖上,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让人留连忘返。

金井战国墓群

古镇东北有一处金井战国墓群,曾发掘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的刀、剑、矛、戈等兵器,以及杯、碗、花瓶、印章等青铜器,现陈列于省博物馆,是研究古巴蜀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

交通信息

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60公里,从乐山联运汽车站搭乘班车前往罗城只需1.5小时左右;从成都石羊场客运站经成乐高速路直达罗城,只需2个半小时左右,也可从自贡客运站乘直达车到罗城。

(责任编辑:lonhir)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